youtube视频(中国大陆可能不能播放) 【5月12日新闻】 头条 撒马利亚清剿 人质士兵埃丹即将获释 德向以订购箭式系统 哈雷迪或建亲以军政党
国防部官方消息 以色列庆祝“奥菲克3号”发射30周年 在“奥菲克3号”卫星成功发射30周年之际,以色列国防部9900阵列航天中心举行了庆祝仪式,国防部航天局局长阿维·伯杰和航天与工业代表出席仪式。仪式上,国防部太空局首任局长海姆·埃什德准将获颁特别感谢证书,表彰其在创建以色列太空能力方面的奠基贡献。1995年“奥菲克3号”的发射标志着以色列从试验阶段进入卫星全面运行能力的历史性跃进,奠定了以色列国家安全核心支柱之一的太空情报系统。国防部太空局在9900部队航天中心协作下,建立并运行全天候的情报卫星网络,为作战部队和安全机构提供高质量情报。伯杰局长在仪式中称赞埃什德教授勇敢领导开创性的太空计划,并实现了“安全太空”这一最初被认为天马行空的愿景。9900太空中心指挥官S.上校也强调,以色列的太空战略成果离不开人才的远见、国家机构的协同和技术持续创新。
人质士兵埃丹即将获释 哈马斯与美国代表在多哈举行会谈,达成协议内容为哈马斯释放人质埃丹·亚历山大,交换条件是以色列开放人道主义走廊并暂时停火、停止无人机飞越加沙。协议无需以色列释放巴勒斯坦囚犯。哈马斯官员哈利勒·哈亚表示愿意通过谈判结束战争、交换人质并在加沙建立独立行政机构。美国中东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表示:“我们希望带回人质,但以色列不想结束战争。”
关于可能释放人质埃丹·亚历山大,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表示,埃丹的获释是哈马斯向美国致敬的行为,以色列无需做出任何回报。此举有望促成基于维特科夫原始方案的谈判。根据以色列掌握的信息,埃丹预计将在未来48小时内获释,以色列并非该协议缔约国,仅承诺建立安全走廊保障其移交安全。以色列强调,谈判将继续在炮火中进行,并致力于实现所有战争目标。
以色列驻加沙地带部队已接到通知,届时将实施短暂停火以促成人质释放。沙特报道称,维特科夫的助手周末期间在卡塔尔会见了哈马斯高层。以色列方面向i24NEWS(i24新闻)透露,其向哈马斯发出的最后通牒仍然有效:若哈马斯不接受包括立即释放10名人质在内的协议草案,以色列将启动全面占领加沙的军事计划。分析人士指出,哈马斯无意一次性释放所有人质,可能长期扣押部分人质作为对以色列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战略挑战。
国防军准备接收被释放人质 以色列国防军正为接收被哈马斯扣押的人质士兵埃丹·亚历山大做准备。预计释放将在汗尤尼斯时间下午6:30左右进行,可能会有延迟。亚历山大将在交由红十字会后被转移至加沙以色列国防军特种部队,再送往雷姆基地接受身体和心理检查。随后将空运至索拉斯基医院,如有紧急情况则直接送往索罗卡或巴尔齐莱医院。他的母亲雅伊尔·亚历山大及家人已抵达雷姆基地,将与其团聚。
总理否认美以关系紧张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驳斥建立巴勒斯坦国的提议,并否认与华盛顿关系紧张,称这是政治议程造成的。他重申以色列在军事行动中的主权,强调“以色列没有请求允许袭击胡塞武装,也不会请求允许其在加沙的战争计划”,并表示在安全事务上将坚持独立决策。
以军发布撤离警告 以军发言人用阿拉伯语警告所有在拉斯伊萨港、荷台达港和萨利夫港的人员立即撤离,因胡塞利用港口进行恐怖活动。阿拉伯媒体称以军战机已前往也门,并袭击一处伊朗设施。以方消息人士表示这属于心理战,以方并未计划袭击。
也门导弹未造成威胁 据以色列国防军消息,一枚从也门发射、目标为以色列的弹道导弹未击中目标,落在沙特阿拉伯附近。由于其未对以色列人口稠密区构成威胁,未触发警报。尽管本次袭击未波及以色列本土,此事件凸显来自也门的导弹威胁仍在持续。
以敦促美对伊行动 伊朗外交部宣布完成第四轮伊美间接谈判,称谈判“艰难但有益”,旨在了解彼此立场并解决分歧。与此同时,以色列已明确向美国官员表达强烈反对任何允许伊朗维持铀浓缩能力的核协议。以色列官员强调,当前是美国果断拆除伊朗核设施的理想时机,这是消除未来威胁的关键举措。
撒马利亚清剿 以色列国防军在杰宁省阿拉巴镇等地展开行动,并在图勒凯尔姆挥舞国旗震慑恐怖势力,强调打击恐怖主义立场。
以否认叙利亚转移遗体传闻 两名以色列消息人士向以色列陆军电台表示,阿拉伯电视台有关叙利亚转移更多遗体(包括以色列间谍伊莱·科恩遗体)的报道是虚假的。他们强调,没有发生任何遗体转移,驳斥了相关阿拉伯媒体的说法。
内塔尼亚胡指责卡塔尔助长反犹 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指责卡塔尔是美国大学校园反犹太主义上升的主要推手,并强调卡塔尔是“唯一一个积极助长美国大学校园反犹情绪的国家”。他呼吁国际社会正视并采取行动,对抗卡塔尔的影响力,以保护犹太社区不受敌意侵害。
沙特乐观态度 沙特阿拉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前表示乐观,认为他已开始与沙特方面就一项更大范围的巴勒斯坦问题计划达成一致,该计划可能包括承认一个非军事化的巴勒斯坦国。
德向以订购箭式防御系统 德国外交部长访问以色列,期间达成采购协议,将订购箭式3和箭式4型弹道导弹拦截系统,进一步加强德国的导弹防御能力并深化双边防务合作。
疑似恐袭事件 帕尔德斯·哈纳·卡尔库尔发生刺伤事件,一名36岁男子重伤被送医。事件疑似恐怖袭击,警方正在调查。
本·格维尔要求重新评估加沙援助 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将在今晚的内阁会议上提出重新评估对加沙人道主义援助的框架。他将提交一份律师大卫·彼得撰写的法律意见,指出以色列无义务根据国际法允许援助进入加沙。该意见引用《日内瓦第四公约》第二十三条,称交战国仅在援助不落入敌方、有效监控且不增强敌军能力前提下,才可允许第三方提供援助。
本·格维尔表示,哈马斯在地道中囚禁以色列人质,条件极其恶劣,即使加沙接收大量援助,人质也只能获得极少食物,援助毫无意义。此外,法律意见强调国际法未禁止让平民离开战区或围困区。这份法律文件将提交内塔尼亚胡总理和安全官员,旨在重新定义冲突期间以色列对加沙援助的立场。
法官言论引发争议 高等法院高级法官阿米特公开表示,应摒弃“选举民主与多数统治”的概念,称这是“四流民主”。布罗扎法官在另一段视频中更激烈地表达,声称哈马斯问题解决后,应处理宗教犹太复国主义问题,并指控宗教人士比哈马斯更危险,称其为国家最大威胁。他还抨击政府为“弥赛亚式政府”,认为这将导致国家毁灭。对此,法院发言人回应称,有关法官的言论被断章取义、脱离背景,并非其真实立场,而是出自私人谈话片段,不应视为官方意见。
哈雷迪或建新党 大型塞法迪社区领袖约瑟夫·哈伊姆·阿伯吉尔拉比公开挑战哈雷迪建制派,主张哈雷迪派也应服役以色列国防军。他此前辞去沙斯党职务,并在学校引入全面世俗教育。他指出军队已为哈雷迪派提供空间,鼓励不从事研读《妥拉》的群体参军,反对在披萨店或修车厂工作的逃避状态。他强调要终结社会两极分化,照顾所有以色列人民的需求,暗示可能建立亲以军政党。
总结:以色列庆祝“奥菲克3号”卫星发射30周年。哈马斯将释放人质埃丹·亚历山大,以军准备接收。内塔尼亚胡否认美以关系紧张,敦促美国打击伊朗。也门导弹未构成威胁,以军持续打击恐怖势力。德国将采购以色列防御系统。加沙援助和法官言论引发争议,哈雷迪领袖或建亲以军新党。
|